笔者从事应用技术研究合作推广已经有数年时间,这些年来打过交道的医药企业数以百计。在此笔者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,让大家更多地了解科研人员的无奈,理解为什么一部《我不是药神》电影能让公众有如此多的感叹!
曾经有一次,笔者与某药厂经过多次沟通,确定双方合作研发一款新的药品。到了约定时间,我们的教授等相关人员来到该厂洽谈合作的具体方案和细则。该药厂董事长问道:“你们需要研发多久?”教授回复:“3年至5年可能上市。”不料该董事长直接说:“那就算了,我们等不及。”然后他提出一个更简捷的合作方法:“你们回去研究,成功后我们直接买过来。”教授气呼呼地回复他:“我们有钱研发的话,新药早就上市了,根本不需要来和你谈了!”
后来了解到,这家企业多年来的经营方式就是通过购买设备和配方,然后直接生产,根本没有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发新药的计划。这几年笔者所收集到的企业需求以及笔者直接拜访的企业,基本想法大都是:科研人员把成果从实验室拿出来给企业,企业直接生产销售。他们基本都是以生产仿制药为主或者靠购买配方生产,也不在乎药品是不是自主研发或者有没有专利,甚至连申报手续都外包给别的公司,企业只做生产和销售。笔者在一些工厂看到,企业生产线人员甚至不到销售人员的一半,有的企业号称规模几千人,实际上从事生产、研发和售后服务的人员加起来都不到200人,其他人都是负责市场销售和推广。这并非个别现象,几年下来,笔者记录了走访过的800多家药企,其中有700多家企业基本情况都大同小异。
当国家药监部门出台政策,强调优先采购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后,很多企业开始慌了,他们花高价甚至投入几百万元从事BE?(生物等效性)实验,却还是没有着手从根本上解决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,认为只要能赚钱,生产什么药都无所谓。为什么国内消费者偏爱国外原研药、“天价药”?那是因为我们的本土企业缺乏创新思维,拿不出患者真正急需的新药,因而捧火了外国原研药。
一边是科研人员的研究项目得不到资本支持和产业协同,一边是众多患者得不到急需的新药,只能无奈忍受进口药的“天价”负担,这也是笔者作为一名科研推广者的无奈。希望国内医药企业能尽快转变经营观念和发展方式,真正重视药品的研发创新,而不要指望外国企业炼出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“神药”“仙丹”!(兰州大学应用技术研究院 杜泽)